2.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素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 素描 | 课程类型 | 专业基础素质课程 |
适用专业 | 美术绘画和美术设计与制作 | 授课系部 | |
开设学期 | 1/2/3/4 | 学时/学分 | |
编写执笔人 | 游青 | 审定负责人 | 徐震 |
编写日期 | 2020年5月 | 审定(修订)日期 | 2020年8月 |
一、课程性质
素描基础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是美术绘画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美学实践课程,它不同于一般的设计学理论,而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和技术的训练。素描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训练它用单一色彩来描绘对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通过形体、结构、比例、线条和明暗等造型因素的综合运用,将内容、形式和手段糅合在一起来表现对象的方法。素描属于心灵,单一无色彩系,也属于感官。我们通过素描培养心灵,并把无色彩系导入心灵的轨道。素描是绘画设计的重要因素,它们互相依存,不可分割,视觉艺术也只有通过形和色才能得到反应。
二、课程设计思路
1,以应用为主旨重构课程内容中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之路,培养适应美术设计应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以项目为导向设计教学工作项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以单独的知识点为主线贯穿教学,而是以一个一个项目为主,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完成每一个项目教学,学生增长的知识,能力,素质,真实项目作为任务,锻炼学生针对的应用知识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全部以老师讲课为主,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样化学习方式,包括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示范带画法,写生实践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学的效率。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素描基础课程是绘画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基础素描教学承担着个专业方向的造型基础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提高学生的文艺修养和鉴赏水平,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认识物象的本领,培养学生准确概括和整体描绘对象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坚实的造型能力,从而准确、生动、深刻的表现对象,为学习进行创,以及未来提高审美教学打好基础。从美术教学的整体来看,素描教学只在认知、客观、自然和主观审美形式,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一定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技法,从而上升为一种基础能力,为设计专业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通过素描基础理论学习,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掌握造型语言,提高素描造型表现力,掌握分析总画方法,
(3)学会整体作画方法,学会使用多种多种素描工具,提高驾驭素描工具的技巧。
2、能力目标:
(1)掌握造型的法则和规律,提高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树立造型观念,提高造型能力基础
(1)学会立体描绘的方法和技法。
(2)提高提高比例的准提高比例,准确的判断力,
(3)提高素描造型的概括能力,掌握作画程序,
3、素质目标:
(1)养成勤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
(2)养成爱护工具,及时对工具进行清理的良好习惯。
提高造型的技能技巧,掌握立体描绘的方法和技能,,
四、课程内容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序号 | 模块(项目/单元)名称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教学场所 | 参考学时 | |
理论 | 实践 | |||||
1 | 素描基础知识 | 方球柱多角度结构素描,造型透视。1.方体多角度造型透视训练2.球体3.柱体多角度造型透视训练。几何形体小组合衍生体等结构素描。黑白灰微色差训练 。 1. 立面挂布训练(对比强烈3块衬布-对比减弱多块衬布。2.立平面加空间衬布训练。 2. 3.加几何形体训练 | 讲授 实践 | 专业教室 | 96 | |
2 | 素描静物写生 | 1. 黑白灰微色差训练 2. 静物小组合 3.静物深入训练小组合 4.静物组合写生 5.石膏像起稿练习 6.石膏像深入练习 7.静物大组合写生练习画面 8.分析小组合2张 | 讲授 实践 | 专业教室 | 96 | |
3 | 石膏像写生 | 石膏像起稿练习 1.起稿临摹 2.起稿写生训练 石膏像写生深入4张 石膏像临摹 石膏五官写生 泥塑 头骨肌肉写生熟识结构名称 | 讲授 实践 | 专业教室 | 93 |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模块1: | 素描基础知识 | 参考学时 | 理论 | 96 | |||
实践 | |||||||
学习目标 | 本课程目标是训练学生最基本的观察能力、手绘技巧、手眼协调能力等基础能力,与此同时锻炼学生对世界表象及物体内在理解的一种视觉与思维结合的认知方式。 本模块学习目标为: 1.解决基本透视问题,造型规律。 2.解决基本工具运用,作画习惯,用笔用线问题。 3.建立基本的构图意识。 4.掌握物体造型与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 | ||||||
学习内容 | 1.构图和透视的相关知识点。 2.观察方法比较方法正确。 3.习惯工具运用,作画习惯。 4.画几何形体的意义,目的。 |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不能让他们变成考试机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思考、学会感受和表达,避免应试教育,收获审美知识与作品。坚持自己的美术教育的理念,传授和唤醒同步,方法与表达并进。提供素描基础技能的训练和专业性技能的教育。在三年的学习中,让学生不仅掌握坚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开阔艺术的视野。本模块要求:1.作画习惯培养,熟悉工具运用。2.通过几何形体的学习,培养基础造型,以及如何通过光源进行形体塑造。3.通过静物练习素描造型能力,塑造能力,以及基本经营画面的能力。4、通过黑白灰微色差练习一定程度上了解画面构成,色块面积大小所形成的色调和构成。 | ||||||
教学活动设计 | 通过静物摆放,题片选择,投影仪放映等现代方式方法,与传统美术相结合进行教学。 通过学习方体,长方体结构,素描解决基本透视问题,造型规律解决基本工具运用,作画习惯,用笔用线问题。建立基本的构图意识,掌握物体造型与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全因素几何体组合,解决基本构图构成问题,解决画面大关系问题。建立最终画面整体的效果。解决物体深入塑造问题,理解塑造规律。提高学员整体组织建立画面能力和意识。完善作画程序和步骤。 通过反复调整,准确体现画面色阶对比。练习如何合理的利用工具画出自己想表达的画面效果。掌握形体塑造规律。理解空间建立的方法和规律。 |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学 |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素描基础知识 | |||
考试 | 技能 | 1.能将画面色调对比表达准确。 2.能对画面构成有一定认识。 3.能认识到工具对画面效果的影响,并逐渐熟练工具运用。 4.能建立画面整体意识并且会调整画面。 5.能有初步的空间意识,并且有立平面概念。 6.建立初步的主次意识,繁简意识。 | |||||
权重 | 15% | 态度 | 审美价值 |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素描—金钥匙系列-素描6-8月早期临摹范本 素描—权威教学系列-素描教材 | ||||||
模块2: | 素描静物写生 | 参考学时 | 理论 | 96 | |||
实践 | |||||||
学习目标 | 本课程目标是训练学生最基本的观察能力、手绘技巧、手眼协调能力等基础能力,与此同时锻炼学生对世界表象及物体内在理解的一种视觉与思维结合的认知方式。 本模块目标: 1.解决基本构图构成问题。 2.解决画面色调饱和度,以及色阶对比。 3.解决画面大关系问题。 4.建立最终画面整体的效果。 5.解决物体深入塑造问题,理解塑造规律。 6.提高学员整体组织建立画面能力和意识 7.学会将画面中的物体当作一个色块元素来看待,在进行深入。 | ||||||
学习内容 | 1.构图的相关知识点。 1.色块完整以及画面完整度。 2.通过反复调整,准确体现画面色阶对比。 3.如何合理的利用工具画出自己想表达的画面效果。 4.调整画面的意义。 5.空间建立的方法和规律 6.物体在画面中意义以及处理方法。 7.画面完整度概念的进一步加强。 |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不能让他们变成考试机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思考、学会感受和表达,避免应试教育,收获审美知识与作品。坚持自己的美术教育的理念,传授和唤醒同步,方法与表达并进。提供素描基础技能的训练和专业性技能的教育。在三年的学习中,让学生不仅掌握坚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开阔艺术的视野。本模块教学要求:1.解决基本构图构成问题。2.解决画面色调饱和度,以及色阶对比。3.解决画面大关系问题。4.建立最终画面整体的效果。5.解决物体深入塑造问题,理解塑造规律。6.提高学员整体组织建立画面能力和意识7.让学生学会将画面中的物体当作一个色块元素来看待,在进行深入。 | ||||||
教学活动设计 | 通过静物单体结构素描临摹解决基本透视问题,造型规律。用笔用线的变化及要求。建立基本的构图意识。掌握物体造型与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学会理解物体的本质构造,具备归纳展开等分析意识。 通过静物单体练习解决基本透视问题,造型规律。掌握观察比较方法。结合柱体结构,同时注意物体特征。掌握物体造型与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掌握画面关系的建立。细节的表现方法。作画程序及步骤方法。 通过立面挂布训练,解决画面色调饱和度,以及色阶对比。解决工具的运用。 一定程度上了解画面构成,色块面积大小所形成的色调和构成。学会比较以及调整画面。统一画面认同感、统一画面制作方法。 通过小色稿训练,解决画面色调问题,以及黑白灰关系。对画面结果的预判。 一定程度上了解画面构成,色块面积大小所形成的色调和构成。控制画面的节奏。 表现画面的氛围。 |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学 |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素描静物写生 | |||
考试 | 技能 | 1.构图的相关知识点要清晰。 2.大色块意识明确主动。 3.空间建立的方法和规律要熟练掌握。 4.物体塑造,细节刻画,质感区分要达到要求。 5.知道怎样合理的组织画面关系,使画面系统化。 5.画面节奏感,完整度概念的进一步强调。 6.画面中不得出现画碎,孤立,颜色雷同等问题。 | |||||
权重 | 15% | 态度 | 审美水平 |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素描—权威课堂系列-素描静物临本 素描—敲门砖-绘画基础-素描静物范画临本 素描—教学笔记-联考考题-素描静物照片 素描—临摹宝-素描静物范画临本 | ||||||
模块3: | 石膏像写生 | 参考学时 | 理论 | 93 | |||
实践 | |||||||
学习目标 | 本课程目标是训练学生最基本的观察能力、手绘技巧、手眼协调能力等基础能力,与此同时锻炼学生对世界表象及物体内在理解的一种视觉与思维结合的认知方式。小稿:1.构图位置合理,大块形比例、透视、形状没有大问题2.画面中形大致准确,没有明显的造型问题。3.小稿画面完整有节奏,虚实关系基本准确。 4.不需要有深入刻画。完整画面:1.构图位置准确,大块面积形比例、透视、形状准确。2.画面中形基本准确,没有明显的造型问题。3.画面完整有节奏,虚实关系基本准确。4.主要物体有深入塑造和精彩点。 | ||||||
学习内容 | 1.构图和透视的相关知识点。 2.大色块意识 3.空间建立的方法和规律。 4.形体塑造规律 5.画面关系主次节奏把握. 6.细节和精彩点的理解与表达 7.画面完整度概念的进一步加强。 8.石膏像与人物头像的联系性。 |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本着对学生的未来负责的原则,不能让他们变成考试机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思考、学会感受和表达,避免应试教育,收获审美知识与作品。坚持自己的美术教育的理念,传授和唤醒同步,方法与表达并进。提供素描基础技能的训练和专业性技能的教育。在三年的学习中,让学生不仅掌握坚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开阔艺术的视野。 本模块教学要求:1.解决基本构图,造型比例问题。2.解决利用光源建立形体的规律问题3.解决画面大关系问题。4.建立最终画面整体的效果。5.解决物体深入塑造问题,理解塑造规律。6.提高学员整体组织建立画面能力和意识。7.学生有一定的素描基础之后将进行石膏像的练习,加强学生造型能力。通过泥塑头骨的过程,能更加全方面的了解头骨造型特征,加强对形体的概括能力。
8.通过对头骨的三视图的临摹或者写生,熟识头骨结构与名称。 | ||||||
教学活动设计 | 通过石膏像起稿临摹,1.使学员能够更集中精力练习石膏像的造型。2.需要学员能通过此练习掌握人物头、颈、肩(胸)穿插关系和造型规律。3.掌握人物头部造型的基本比例、透视、布局的规律。(为头像造型打基础,建议在此阶段多消化一些人物头像造型方面的知识点)4.主要讲解到中形的知识点即可,避免学员只盯局部的小形。 通过石膏像深入练习1.解决基本构图,造型比例问题。2.解决利用光源建立形体的规律问题3.解决画面大关系问题。4.建立最终画面整体的效果。5.解决物体深入塑造问题,理解塑造规律。6.提高学员整体组织建立画面能力和意识。 |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学 | ||||||
考核评价 | 方式 | 主要考核点 | 知识 | 素描石膏像写生 | |||
考试 | 技能 | 1.构图和透视的相关知识点。 2.大色块意识 3.空间建立的方法和规律。 4.画面关系主次节奏把握. 5.细节和精彩点的理解与表达 6.画面完整度概念的进一步加强。 | |||||
权重 | 25% | 态度 | 审美价值 | ||||
参考资料 及其他说明 | 素描—权威课堂系列-素描头像内部教材 素描—权威课堂系列-素描头像综合班联考班临摹范本 素描—权威课堂系列-素描头像美院班临摹范本 |